公司新闻
发布日期:2020-06-29
6月29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一行到学堂在线调研。清华大学注册中心主任尹佳,教务处副处长刘培、杨帆,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兼教务处副处长汪潇潇,清华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慕华教育董事长、学堂在线董事长赵燕来等参加调研活动。
杨斌讲话
杨斌代表清华大学对慕华教育及学堂在线在抗击疫情期间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高度认可和衷心感谢。
他指出,清华大学2013年率先推出学堂在线平台,建设上线了一批优质慕课课程,数量和质量领跑国内高校。学校不断创新技术,自主研发雨课堂,在校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清华大学在疫情期间“延期开学、正常教学”之所以能做得非常扎实、周密和到位,和学校前期的实践和积累分不开,同时也离不开学堂在线工作人员“玩了命”的支持。
在疫情期间,学堂在线围绕教育技术革新和教学模式变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展现了学堂在线的企业实力和担当精神。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清华大学有信心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将对外开放一批资源,通过课程共享、师资培训等形式帮助国内外高校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希望学堂在线立足教育教学,坚持改革创新,为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清华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学堂在线的发展,推动学堂在线与国内外高校更好地合作,提升学堂在线的影响力。
赵燕来讲话
赵燕来对疫情期间学堂在线在服务清华和全国高校教学中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在疫情期间慕华教育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学堂在线在服务高校过程中迅速提升了平台技术支撑能力,赢得了高校师生和投资人等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希望学堂在线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为学校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堂在线总裁王帅国汇报了学堂在线疫情期间的相关工作。他指出,疫情期间学堂在线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正是这种压力推着学堂在线进入“受迫式创新”的良性循环,极大提高了产品和服务迭代的速度,为清华大学和全国其他高校在线教学提供了及时全面的支撑和保障。
截至6月7日,在荷塘雨课堂平台上清华大学总计完成课程超过2.9万场次,课堂出勤率超过93%,参与人次超过124万;通过雨课堂“克隆班”,清华大学向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新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青海大学共6所兄弟高校驰援了32门课程,辐射师生3380人次;借助雨课堂启动“未央计划”,推出142门未央班级课程,选课人次超过2万人。学堂在线还为1800万高校师生提供雨课堂线上教学服务;免费开放1600门学分课,服务600余所高校的学分课教学;推出超过200场公益直播。
为向世界高等教育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学堂在线成为教育部发布的首批高校在线教育国际版平台之一,目前已上线230余门国际课程。同时学堂在线不断升级产品和服务,在军队职业教育与干部教育、计算机领域、研究生课程建设、同等学力申硕等方面持续发力,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展。此外,学堂在线坚持产品创新,打通课堂到平台,实现上课即建课,为高校打造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
与会人员还就如何专项培养“在线学习”能力、建设一批新时代的数字化教材和进一步推进产学研促进学堂在线快速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
与会人员合影
清华大学教务处、终身教育处、慕华教育和学堂在线相关人员参加调研。